《中国传统手工艺》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传承创新与多层次传播”
新闻传播学院 张彦辉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手工艺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授课对象:2019级广告学
教学方式:理论+实践
一、课程简介
中国传统手工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文化自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突显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高校青年群体,尤其新闻传播学院广告专业学生群体,媒介综合素养较高,现代新媒体综合创作、传播能力较强,能够形成强大的传播力量,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同时广告专业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高,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创意创新,使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
课程主要内容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中国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创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传播。重点在于“在创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 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学习、整理、再创造、以及实物作品的完美呈现,完成课程思政,活态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特点:
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的实践创作、记录,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研习、活态运用、广泛传播。通过实践,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对传统手工艺创新的有效传播、广泛传播。
二、“课程思政”总体设计情况
本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重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传播。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包罗万象,往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些技艺蕴含着手工艺人及使用者的智慧与审美,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输入,传统手工技艺被不断的冲击,濒临消亡。大机器生产带来的只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粗暴地解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传统手工艺品所蕴含的丰富文化积淀在工业产品中得不到有效呈现,甚至阻隔了优秀中华文明的继承与传播。因此对传统手工技艺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技艺的恢复,更应该将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积淀及艺术伦理呈现出来。在保护技艺的同时梳理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背景、艺术伦理,全面呈现中国传统手工艺这一文化艺术现象。对其传承也应当是在全面理解的情形下,将现代工业文明成果形成的新工具、新思维与传统技艺有机衔接,完成技术、艺术、文化、伦理等多层次的有效传承,续接中华优秀文化,继承中华文明成果。
创新是传统手工艺发展的核心内容,手工艺的形成与生活需求密切相关,生活需求的改变必然引发手工技艺的创新活动。其创新体现在技术革新、工具研发、材料研发、创作四方面。前三项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新产品创作开发。同时,手工艺产品的文化内涵也需要在创作过程中积极融入。为此,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重点在于“在创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学生通过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学习、整理、再创造、以及实物作品的完美呈现,完成课程思政,活态再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一:传统彩印花布技艺进课堂、学生们对传统技艺的整理与再创造
课程思政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与校园范围,本课题在完成创作的过程中,将通过数字技术记录创作过程,撰写创作心得,数字化展示手工艺创作新产品,并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活态传播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对社会人群的有效传播。
基于以上课程思政的目标与建设内容,在具体教学环节中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通过现代工业设备、计算机制图、传统技艺研习,将新思维与传统技艺结合,尝试技术、艺术、文化、伦理等多层次的有效传承。通过理论学习掌握传统手工艺基本知识,技能,历史文化背景等内容。
通过实验完成技术学习,完成创作环节的知识与技术储备。
2.在创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
解读、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在创作中积极运用这些符号展开创新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内涵,续接中华传统文化。
3.中华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数字化传播
利用实验室设备完成传统手工艺作品创作开发实验,通过数字手段记录实践过程,并制作成利于网络各类平台传播的传统文化数字产品。通过信息终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将课程思政内容传播给社会民众。
三、“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思路
课堂部分根据广告专业特点、实际教学条件、区域特色等综合考虑,将“中国传统色彩的再现与制作技艺”作为本门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在当代设计的色彩运用中,学生接触的多是西方色彩体系,对中国传统色彩反而一知半解,甚至已经从某种意义上被动地忘却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中国色彩,已经被多数人认为是某种历史的碎片,或者说是一种曾经的视觉化的色相存在,而非一种观念。但中国传统色彩最重要的存在意义又恰恰是“观念”。不论是朝代更替,等级制度、生活与经济生产都笼罩在以“五德始终说”为主导所支配的“五方正色”之中。与五方正色相伴而存,互为主体,也同样重要的是繁多的“间色”系统。“正色与间色”一起构成中国传统色彩体系。
中国色彩观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基于整体的结构和系统。孤立的色彩运用是极为少见的。因此课程中重点梳理了中国传统色彩的自然演化、目的性设计,以及与此相关的中国传统色彩运用、观念演化。最为重要的是对传统色彩的还原与再现。再次回溯汉字于口语或文字表达上的古典原意。在理解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基础上,再现传统色彩。学生们积极探索和尝试,进行传统染色技艺的整理并加以改进和拓展,用天然染材再现了中国传统五色系统。再现了“玄、赤、青、白、黄”五色和众多间色系统。再现中国传统色彩体系。染出“水色、天水碧、绯色、茜色、黄丹”等传统色彩,加深了对传统的认知,增强了文化自信与传统色彩运用的自觉性。并将其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制作完成“五色丝巾”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庆文化创意礼品。
图二:再现传统色彩、“五色丝巾”文化创意产品
学生们利用河北大学校园内的草木进行染色实践,将天然染色传统技法与现代实验操作相结合,对传统染色技艺进行优化与改进,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实验流程。同时,充分开发利用我校现有草木资源,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与审美方式,设计具有独特文化特色、工艺特色同时又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河北大学文化创意新品,并以此作为传播校园历史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媒介。
学生团队目前已经实践了樱花、桃花、海棠花、紫叶李、蒲公英、葎草、柳叶、悬铃木等校园草木,进行了标本制作与染色,制作了“河北大学的色彩”四季染色色卡。河北大学公众号对学生们的实践探索进行了专题报道“花样匠心/看河北大学这一方神奇美丽空间”(4月19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转发。
图三:基于传统技艺的新探索——河北大学校园草木染色实践、色卡样本制作
课程教学与实践与实践项目紧密结合,目前已经与华中集团进行项目合作,联合开发华中集团“花海文创”项目,指导学生团队对华中集团的“花海”植物进行标本制作、染色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同时结合建党100周年、河北大学建校100周年进行主题创作,举办了“迎接建党100周年、校庆100周年学生实践作品展”线上线下展览。
本次课程建设还增加了传统靛青染色技艺,学生们掌握了制靛、传统建蓝工艺、现代建蓝工艺、蓝染缸的管理与养护、染前织物的处理工艺。增加了传统工艺技法部分,包括绞缬工艺技法、蜡缬工艺技法、传统灰缬工艺技法、灰缬刮糊的制作、型版的雕刻制作,刮浆、染色、水洗、除糊及后期处理技法。引导学生对传统工艺和材料进行改进。还将传统染色技艺与绞缬、灰缬、蜡缬、刺绣、缝纫等传统工艺结合,进行了传统技艺的创新创作,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利用美篇、B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广泛传播。
图四:传统灰缬、蜡缬技艺研习、对传统工艺和材料的改进
课堂教学结束后,从学生中筛选并组建了学生创新团队,进一步进行创新实践分层培养。形成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互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补、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互通”的“融通”式协同育人机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及复合型优秀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图五:组建学生创新团队,进一步进行创新实践分层培养
四、教学特色与创新
本课程思政教改课题的特色: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的实践创作、记录,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研习、活态运用、广泛传播。
经验总结:
课程思政首先要增强文化自信与自觉性
现代化进程、西方色彩体系、化学合成染料等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色彩、传统技艺正在迅速消失,长时间经由天然染色经验累积下来的中国传统色彩使用样貌及其意义与特色也随之全面衰退、改变。中华民族的美感也因此不见或发生质变。阻隔了优秀中华文明的继承与传播。因此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思政研究与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技艺的恢复,更应该将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积淀及艺术伦理呈现出来。在保护技艺的同时梳理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背景、艺术伦理,全面呈现中国传统手工艺这一文化艺术现象。对其传承也应当是在全面理解的情形下,将现代工业文明成果形成的新工具、新思维与传统技艺有机衔接,完成技术、艺术、文化、伦理等多层次的有效传承,续接中华优秀文化,继承中华文明成果,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文化自信与运用的自觉性,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突显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
图六:再现中国传统色彩体系
2、课程思政应深入地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适应与改变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的研究与讲授,而是要增加沉浸式体验,并根据现代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社交方式等地变化而加以积极引导,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使被动地学习与接受变为主动的实践与探索,进而成为生活、学习、工作的一种方式,使传统能够潜移默化的、活态的、长期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使课程思政不止局限于课堂,而是深入而全面地植根于当代生活并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图七:将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生活
3、课程思政对社会人群的有效传播
课程思政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与校园范围,本课题在完成创作的过程中,通过数字技术记录创作过程,撰写创作心得,数字化展示手工艺创作新产品,制作适用于互联网传播的微电影、H5、Vlog、推文、短视频等,制作成利于网络各类平台传播的传统文化数字产品。利用河北大学现有的校园媒体(红色战线、河大青年、易班、坤舆新声、新传微讯等)、学生自媒体(河大脱单、个人抖音、B站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前期传播。根据受众访问量、点击量,对传播内容进行筛选、优化。进而在活跃用户数量更庞大的平台如:微博、微信、B站、抖音、小红书、快手等社交媒体和内容分享平台进一步传播。形成多维立体式中国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建设创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