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信念上,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情怀上,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家、爱他人,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品德修养上,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综合素质和个性品质上,培养学生善于逻辑思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以及独立自主、勇敢坚韧、勤奋好学、严肃认真、善于合作、包容自信、视野宽广等个性品质。
3、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本课程紧紧围绕上述思政建设目标,在专业教学材料本身及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多角度、多层次寻找渗透思政引导的可能性,完善内容,改进方法,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
(1)依据主题课文内容进行建设的课程思政内容主要包括:
A.青年主题下,引导学生在与老一辈对比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并继续发扬眼界开阔、自我意识强、开放、真诚、爱国的优点;
B.婚姻主题下,融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爱护的家庭观教育引导;
C.俄罗斯俗语谚语迷语一课,引导学生进行中俄对比,提高认识,强化勤劳、善良、勇敢、少说多做、三思后行等普世的积极价值观;
D.中国文化主题下,扩展和加深中国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E.当代俄罗斯人的生活和爱情主题下,融入“活在现实,珍惜身边人”的人生观;
F.生态主题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G.战争主题下激发学生敬畏先烈、热爱和平、珍惜生活、懂得感恩、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H.体育主题下引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融入诚信教育。
(2)借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时事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导。
(3)借助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任务安排,培养学生善于逻辑思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以及独立自主、勇敢坚韧、勤奋好学、严肃认真、善于合作、包容自信等个性品质。
三、“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思路
整体上,本课程紧紧围绕思政建设目标,根据学情,在具有现实性、思想性、人文性、启发性特点的主题课文内容中或教学任务安排和教学设计中寻找思政建设的可能性,补充教学材料,精心设计教与学的方法,秉持“润物无声”、“溶盐于菜”的原则,将思想教育引导点点滴滴、连续不断地渗透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换言之,根据学生全面深入理解主题课文内容的需要,根据学生提高俄语综合运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根据学生改善学习方法以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和效果以及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解决困惑和现实问题等方面的需要,让学生分析课文主题或其中主要观点、现象,引导其关注现实中与主题相关的事物、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深化总结或提出解决方法,通过用俄语讨论、演讲、材料展示等方法分享智慧果实,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疑惑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相互合作、严肃认真地完成一项项学习任务,以此自主形成所引导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具体而言,思政建设有以下几个路径。
路径1:针对教材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分析某些观点的具体内涵、概括总结主题意义、提出对与己相关或与社会相关的现实问题的认识或解决方案,通过演示法、讨论法、问答法,组织学生用学过的俄语语言知识和主题词句综合表述自己或团队的智力劳动成果,在分析、评判和选择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符合教育引导方向的思想认识、价值判断和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果在对课文主题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概括、引申思考以获得认识判断、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融入思想引导,那么,通常采取讨论或学生演讲的教学方法。例如,例如,在《兴奋剂的使用》一文中,在让学生综述兴奋剂使用的历史、发展、对国家和个人的危害等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查找关于使用兴奋剂危害的真实案例,思考体育比赛中兴奋剂使用的目的、实质,思考学习过程中或其他事件中是否有类似使用兴奋剂的事件、应该如何看待类似事情。让学生带着这些准备和思考在课堂上讨论、展示,学生们相互借鉴、相互认同、相互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讲究诚信、踏实做人”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认识。
如果在对主题课文中的某个概括性观点进行具体化分析时明确教育引导方向,那么,借助对内容明确分析和理解的过程,采取时间恰当的演示法或问答法。例如,在《给年轻人的意见》一文的子标题“目标与自我评价”中,概括说明了为他人送去善良、快乐的精神目标与追求物质富足的物质目标对自我评价和自我满足感的影响,内容本身包含价值观取向,但不够具体和明确,给人印象不深刻。在具体理解这一内容过程中,教师通过演示视频资料和文字图片资料,用俄语讲述共产党人树立崇高理想的故事,教师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享了各自的人生目标,使学生更加即深刻又具体地理解和记住什么是崇高理想以及为“他人谋幸福,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崇高理想的意义,并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
路径2:通过与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安排密切相关的时事做适时适当的思想教育引导。外语类课程内容具有现实性,很多时事问题可以与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自然衔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例如,本课程曾在课程导语和课程考核中以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为主题进行思政引导。在2020年初大规模线上授课的背景下,在课程最开始的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了疫情的严峻性、灾区各界人士包括青年志愿者的感人壮举,肯定了网络那端学生们对共同抗疫的支持,引导他们安心上课、懂得感恩、共同参与抗击疫情。在期末考试中以“抗议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事”、“抗议条件下如何看待线上授课”等为题设计了作文思考题。通过这些,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国家、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路径3:在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安排上下功夫,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综合素质。本课程中,复杂的预习复习任务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学生作为主角,提出困惑、讨论解决困惑、汇报预习复习成果、系统总结相关知识、用俄语综合表述观点、提出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实现知识的综合训练、系统掌握和内化,实现高阶外语能力训练,也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善于批判思考、逻辑思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勇敢自信、自主独立、勤奋好学、坚持不懈、善于合作等个性品质。
路径4:教师言传身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对待专业知识一丝不苟,用心设计教学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变化,深入思考学习过程中相关的家国问题,关心时事问题和现实问题,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为人处事、关注点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教学特色与创新
本课程思政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