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协同育人试点班迭代升级工作的通知
日期:2025-07-17 信息来源: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升我校协同育人试点班建设质量与育人成效,学校决定对现有14个协同育人试点班实施迭代升级工作。本次升级旨在通过进一步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与多元协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一、背景与目标

近年来,我校协同育人试点班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如生命科学学院“星辰班”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培养模式、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深度校企协同机制、临床医学协同育人实验班推进“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合等特色范例。

为更好对接新时期产业前沿与科研创新的需求,各试点班需立足现有基础,聚焦内涵提升,着力优化课程体系与实践环节、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推动试点班建设提质增效,实现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二、重点升级内容与建议

各试点班可围绕以下重点方向,结合自身特色,制定并实施升级方案:

(一)创新课程体系与实践模式

1.内容重构:优化课程内容体系,紧密对接学科前沿与产业需求,探索构建“基础理论+行业前沿+实践创新”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强化“课程定制+岗位实践”衔接,提升人才供需匹配度。

2.学科交叉:开展跨界协同课程开发,鼓励联合校内其他学院、外部高校及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跨学科整合课程(如“AI+专业”、“绿色技术+产业”)。

3.科教融汇:推动科研成果教学转化,依托学校重大科研平台,将前沿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与特色课程内容。

(二)深化产教协同与科研实践

1.深度实习实践:强化真实场景训练,推动试点班学生进入高水平科研院所或行业企业,开展为期不低于4周的科研实习或项目实践,实现课堂向真实生产研发场景的有效延伸。

2.项目制教学:引入企业真实任务,每学年应设置1-2个源自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组织学生完成从需求分析到解决方案设计的全过程。

3.科研能力培养:融入导师研究课题,支持试点班学生深度参与校内外导师的科研项目,提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

(三)优化协同育人机制

1.双导师制优化:细化职责分工协同,强化校外导师在课程设计(特别是实践类课程)、项目指导、实习实训及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评审中的作用;校内导师侧重理论基础夯实、学术规范指导与学业发展引领。

2.动态调整与分类培养:完善周期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和产业趋势,动态优化课程设置,及时增设新兴领域课程方向,淘汰低效内容。探索实施分层次、个性化培养方案,探索引入“以赛促学、以赛代评”机制,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四)强化数字化赋能:

1.专属平台建设:推进建设完善管理平台,集成课程资源、项目管理、进度跟踪、校企互动、成果展示等功能,提升管理效率与资源共享水平。

2.虚拟仿真应用:强化实践教学支撑,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或引入高质量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模拟真实、复杂及高成本的实验环境,提升学生实验操作、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

3.智能教材探索:构建动态交互知识载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交互式、多模态、数字化系列新形态教材,嵌入知识图谱导航、智能问答助手、学习效果即时反馈等交互功能,实现教材从静态内容向动态学习伙伴的转变。

4.模式数据驱动:赋能教学精准决策,利用平台汇聚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互动数据、作业测评、学情画像等,为教师提供学生知识点掌握度分析、个性化教学建议等信息,支撑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精准实施分层教学与个性化辅导。

三、工作安排与保障

(一)方案制定与建设

请各试点班开设学院根据通知内容和成效评估参考表格(见附件)制定《协同育人试点班迭代升级建设方案》与《建设成效评估目标表》。方案应聚焦课程体系优化、实践环节创新、协同单位深化合作等核心内容,明确具体内容与实施路径;评估目标表应紧扣建设任务,量化评估标准。鼓励利用暑期窗口期,集中力量推进特色实践路线开发、校企合作项目落地、数字化资源建设等关键环节任务。

(二)过程管理与评估

学校将组织专家开展专项指导与过程检查。鼓励学院建立以课程更新率、项目落地成效、学生满意度、毕业生发展质量等关键指标为核心的评估体系,科学评价升级建设效果。

(三)总结推广与激励

各试点班牵头学院应及时总结凝练优秀升级案例和典型经验,学校将组织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效应。

(四)材料提交

请各试点班开设学院于99日前,将《协同育人试点班迭代升级建设方案》与《建设成效评估目标表》电子版和签字盖章扫描版发送至邮箱hbujsk@163.com


教务处

2025717



上一条:关于开展辅修学士学位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公布2025-2026学年秋学期拟出版教材审核结果的通知


版权所有:河北大学教务处 | 电话:0312-5079473 | 传真:0312-5012995 | 微信公众号:hbujwc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邮编:071002